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文章来自 公众号:【调戏咪小咕】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研,他们发现有一类“别人家的孩子”:

 

  • 他们善于调控情绪,从不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难以振作;
  • 学习成绩好,且通常没有偏科现象,十项全能;
  • 善解人意,同时又很有礼貌素养,懂得照顾他们情绪;
  • 擅长运动,或者某些才艺,总能在学校活动中展露锋芒;
  • 善于社交,无论到什么场合都能迅速融入集体,交到朋友

在分析大量像这样优秀孩子的家庭之后,心理学家们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有一些相似的教育策略和举动,总结起来有三点:

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注重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并以积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大幅度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水平。这一个结论从“健康”以及“不健康”的依恋关系下,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长表现便能得到解释:

1、安全依恋型儿童的表现:
  • 信任自己和他人(对陌生人会表现适当的焦虑);
  • 充满好奇,乐于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事物;
  • 享受与他人的关系,具有社交技巧能与人分享,能明白及认同别人的感受,并享受正常的身体接触,例如拥抱,少用暴力;
  • 能够接受合理的的限制、界线和管教,并接受个人需要被延迟满足,比较容易管教;
  • 经常留意所依附的照顾者是否在现场;当有需要或遇到困扰,会寻找照顾者的安慰,并能在照顾者的安抚下很快舒缓并稳定自己的情绪;

 

2、不健康依恋关系的产生:

不健康的依恋关系可分为逃避型;疑惑型和混乱型三种。

 

产生的依恋障碍原因通常有三个:

  • 照顾者身体上或情感上无法回应孩子的需要;照顾者生病、吸毒、患精神病、抑郁症、分裂症、极度羞愧、思维混乱;
  • 孩子有成长障碍;婴儿早产和长期在重症监护病房;
  • 孩子认为只有表现负面或极端行为才得到注意。

 

举个例子,最近几年,很多中国父母的关注点似乎转移到如何应对孩子哭闹上,类似哭声免疫法。

大脑扫描(PET)研究证明,当孩子哭闹时,强烈的悲伤、愤怒等负性情绪激活会抑制或者减少扣带回中认知区域的血流量,造成缺血,严重者会损伤额叶皮层。

 

换句话说强烈的情绪表达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将会产生生理上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伤害。而父母的刻意忽略,无疑是在延长这种伤害持续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否则,你们必须为将来孩子可能发生的情绪问题,以及智商不足负责。

 

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积极指导孩子应对负性情绪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不吃饭,向你大声嚷嚷要吃曲奇饼干,不给吃就大哭大闹,你怎么办?这里有三种错误的做法:

1、  为了孩子能消停下来而选择迁就孩子。

这种父母的做法很常见,他们会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用惩罚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目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消极情绪不值得关注。

这种父母会经常表现出攻击性,遇到问题容易烦躁和愤怒。由于长期压抑情绪表达,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罹患抑郁症,又或是成长为人们口中所说的“情商低”的人。

2、  不知道如何处理。

这样的父母无法在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安抚孩子,时常手足无措,甚至和孩子一起情绪崩溃…长此以往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控制情绪的技巧。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

3、  转身走到另外一间房。

这是中国父母的特别发明,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态度和倾向性,他们会任由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做任何干涉。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在负面情绪上来时采用更为极端的方式试图吸引他人的注意。

 

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那么究竟怎样的方式才能帮助孩子正确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呢?心理学家最推崇的是情绪教导理念,秉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能敏锐感知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与孩子共同解决负面情绪问题。

1、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要知道婴儿脑中情绪与语言的中暑系统与成人不通,这导致了婴儿很早就能感受到快乐、恐惧、愤怒等情绪,但是他们并无法表达出来。只有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悲伤、内疚、妒忌、尴尬、沮丧等情绪,才能让他们真正平静下来。

 

自从中国进入二胎时代,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急转直下,他们很焦虑,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行为问题,打人、砸东西。

如果这时候父亲走过来,平静而耐心地询问孩子:“为什么发脾气,是不是因为爸爸妈妈一直和妹妹玩,你只能一个人玩?”并告诉孩子“你是希望爸爸妈妈多陪陪你,而不是妹妹,这是一种妒忌…”这时候孩子才会意识到,原来我一直在妒忌妹妹。

所以,孩子犯错时,指责很难奏效,但是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往往能有意外收获。

 

2、产生共情

大多数父母遇到的问题是,认知上愿意去理解孩子,但从情感上,并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情绪。你需要不断的练习,设身处地想象孩子面对的情境,准确的表达情绪。

 

孩子只有经常体验到你对他的共情,他才能熟练地将共情运用到人际关系中,才能善于社交。

 

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心理学家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树立“权威型”教育风格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在1960年代她提出了一种教育风格框架,至今仍在沿用。

 

她使用两个维度来描述教育风格:

 

  • 维度一:响应程度,即父母给孩子支持、温暖和接纳程度。有爱心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则是冷冰冰的拒绝。
  • 维度二:要求程度,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有些父母会制定规则,并且严格执行;而另一些父母则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孩子不做要求。

 

所谓的权威型教育便是一种“高响应”+高要求”的教育风格。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孩子也关爱有加。

 

前几年,有些无良媒体对钢琴家郎朗的家庭教育模式横加指责,认为郎朗的父亲卖房子供他学钢琴是冒险行为;生活上对郎朗照顾太过周全,让他失去自理能力,也是教育大忌。我倒想说,人家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倾注一辈子的心血培养出世界前五的钢琴家,有什么可指责的?

 

不要问穷养好还是富养好,也不要再问严厉好还是宽容好,教育原本就应该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得理性和智慧,每一分钟都能感受到爱和幸福,每一次眨眼都能看到真实和希望。

作者:tactk,版权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cgeek.com/652.html

(0)
tactk的头像tactk
上一篇 2018-01-05 12:03
下一篇 2018-01-10 19: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企业微信
跳至工具栏